肺癌发病率、死亡率双双第一,精准免疫治疗带来突破

图说:韩宝惠教授为患者诊断 来源/采访对象供图

世界肺癌联盟将每年的11月定为“全球肺癌关注月”。今年1月,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最新一期全国癌症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新发肺癌病例占恶性肿瘤发病人数的20.03%,因肺癌死亡人数约为63.1万例,占恶性肿瘤死亡总数的26.99%。昨天是国际肺癌日,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呼吸内科主任韩宝惠教授等专家在腾讯医典平台进行了以“携手关注肺癌那些事”为主题的肺癌疾病教育直播,面向公众进行肺癌科普,并带来了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新进展。

肺癌进入精准医学时代,基因检测至关重要

“我们希望提高公众对肺癌的关注度,积极预防肺癌,尤其是减少吸烟,改善环境。另外,我也呼吁,一定要大力开展早诊早治,将肺癌治疗的关口前移。”韩宝惠教授表示。有研究数据表明,早期肺癌通过手术治疗,治愈率可达90%以上。遗憾的是,约七成肺癌患者就诊时已是晚期。

韩宝惠教授强调,晚期肺癌精准诊断、精准治疗非常关键。“在大众看来,肺癌就是肺癌,但从专业角度讲,肺癌可以分成十几种不同的亚型,每一种亚型有不同的治疗策略。即便是同一种亚型,也可能因耐药再分型。只有诊断越精准,才越有可能找到可以进行针对性治疗的靶点。”

不过,肺癌的精准治疗仍然任重而道远。肺癌分为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小细胞肺癌虽然仅占肺癌的15%,但其恶性程度却远高于非小细胞肺癌。相比非小细胞肺癌,小细胞肺癌面临的治疗困境更大,目前还暂时没有实现精准治疗。小细胞肺癌的免疫治疗也并未根据患者的免疫表达进行亚组区分。

沉寂数十年,小细胞肺癌治疗终迎曙光

韩宝惠教授在直播中为小细胞肺癌患者带来一个好消息。他说:“免疫治疗+化疗在小细胞肺癌治疗领域取得了喜人成果。IMpower133研究证实,PD-L1抑制剂阿替利珠单抗联合化疗可大幅度改善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整体生存期。”

这一研究进展是小细胞肺癌近30年一线治疗史上的首次重大突破,开创了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的免疫时代。小细胞肺癌虽然不像非小细胞肺癌治疗进展那么迅速,但以化疗为主的传统治疗模式正在逐渐改变,困境中已经折射出希望的光芒。

韩宝惠教授表示:“目前,美国FDA已经批准化疗联合阿替利珠单抗作为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标准治疗方案。我国预计在明年即2020年,可能会批准该适应症。”韩宝惠教授表示:“我衷心希望阿替利珠单抗能够尽早获批,为中国小细胞肺癌患者带来福音。”

多学科协作,把晚期肺癌变慢性病

肺癌治疗的新技术不断涌现,单一的手术、化疗及放疗治疗模式,已经不能满足肺癌治疗临床的需要。在韩宝惠教授看来,肺癌的预防、诊断、治疗、康复是项系统性工程。不同领域和不同专业的医生,要发挥各自的优势进行多学科协作,这对提高肺癌生存率至关重要。

“内科医生需要做到早诊早治,筛选出早期肺癌患者,让外科医生能及时通过手术切除的方式治愈病人;放疗科医生是控制癌症局部复发的重要力量,要把握好放疗时机;病理科医生则承担病理诊断、分子病理分析,以及未来免疫分型的职责,其精准诊断对临床医生制定治疗方案及其了解耐药情况意义重大。”韩宝惠说。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呼吸内科储天晴教授、放疗科蔡旭伟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胸外科李鹤成教授及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内科王佳蕾教授也在线和患者进行了互动。专家表示,虽然各科医生分工不同,但目标一致,那就是治愈早期肺癌,把晚期肺癌变成可控的慢性病。只有多学科协作、多管齐下,才能让肺癌患者的长期生存获益。

新民晚报记者 左妍

版权所有@ 2022 嘉豪演绎庆典中心 备案号:鲁ICP备150131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