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期间,医院如何优化就诊流程?
新冠肺炎给互联网医疗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新冠肺炎疫情汹汹,传染性较强,传播途径较多,防控手段难免捉襟见肘,医护人员上班也心惊胆战,一些地方就连普通诊疗也不开了,难道就只能等着疫情过去再开诊?但是如果疫情一直持续,就一直不看病人了吗?好像也不行,很多疾病可不会说等疫情过了再生,有些已经是急症,必须马上处理,有些疼痛可能不至于要命,但也很难忍受,现在很多地方停诊,给很多患者带来了巨大的不便。
卫健委发文要求: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医疗服务,不得搞一刀切,不能采取停诊的方式、将日常医疗服务一关了之。要在科学防控的基础上,维护合理医疗服务秩序,满足群众基本就医需求:要大力推行非急诊预约挂号、预约检查,引导患者分时段就诊,减少人群聚集。 加强门诊患者预检分诊,科学间隔每名患者就诊时间,严格执行“一人一诊一室”,减少交叉感染。要根据不同患者的医疗需求,进行分类救治,满足患者基本就医需求。 对于急危重症患者,应当按照相关制度和诊疗规范给予及时有效救治。
优化就诊流程,强化预检分诊,有接触史的,体温不高的患者,建议过了观察期再安排就诊,体温高且有疫区接触史的患者,建议先转诊到定点医院诊治。
但要特别注意的是,一些患者为了能够就诊,可能会隐瞒疫区接触史,这给就诊带来巨大的风险,尤其是个人防护不到位的情况下。需要接诊医生仔细询问,并告知法律风险,隐瞒病史,导致疫情传播和扩散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这里要提醒的是,必须要做好记录,以便日后如果发现问题,可以及时追踪到患者。
新冠肺炎会强化医护人员感控意识
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其实也是可以开诊的,并不是就完全不能开展任何诊疗服务。重视感染防控相关规章制度、标准指南的落实,将标准预防作为重中之重,强化贯彻落实。医疗机构内全体工作人员、患者及其陪同人员,应当全部正确佩戴口罩,做好手卫生。全面落实感染防控分区管理要求,合理划分清洁区、潜在污染区和污染区,做好相关制度和流程管理。指导医务人员做好个人防护,降低医务人员暴露风险。通过多种举措,减少医疗机构内交叉感染,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
新冠肺炎,让大家真实地感受到了传染病传播的危险。发生疫情的好处是大家对感控更重视一些了。之前一些医护人员在诊疗中不戴帽子、不戴面罩,经过疫情现在都主动要求医院要提供更高标准的防护用品才上班。
一些治疗存在气溶胶或空气污染风险,医护要戴医用防护口罩,但医用防护口罩实在紧缺,市面上基本上买不到,这样的情况下,使用医用外科口罩+防护面罩或面屏也能够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口腔诊疗大多数是飞溅物,颗粒大,面罩能够阻隔绝大多数的飞溅物,再配合医用外科口罩,是能够起到有效的防护作用的。
新冠肺炎给互联网医疗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新冠肺炎可以通过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接触传播,这两种传播途径,控制起来是不容易的,但,如果医患之间没有接触,那就没有问题,现在互联网发达,5G技术兴起,正是发挥互联网医疗的好时机。
进一步完善“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功能,包括但不限于线上健康评估、健康指导、健康宣教、就诊指导、慢病复诊、心理疏导等,推动互联网诊疗咨询服务在疫情防控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让人民群众获得及时的健康评估和专业指导,精准指导患者有序就诊,有效缓解医院救治压力,减少人员集聚,降低交叉感染风险。互联网诊疗平台可以做以下工作:
1.充分发挥互联网医疗服务优势,大力开展互联网诊疗服务,特别是对发热患者的互联网诊疗咨询服务。
互联网医院平台、互联网医疗服务平台、官方网站、官方新媒体平台,可开设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发热门诊等就诊咨询快速通道,开展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网上免费咨询、居家医学观察指导与健康评估等服务,专业医护人员在线上为患者进行远程咨询和问诊,引导患者有序就医、精准就医。
互联网医疗能够很好的搭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建立紧密的联系,患者减少了奔跑的麻烦,医院提前做好了患者的安排。 不少之前运营的互联网医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不少医院也在疫情发展之后,快速布局互联网医疗,长远来看,部署线上线下结合的医疗服务模式是非常值得思考的。
2.优化就诊流程。
患者在医疗咨询后,在线填写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问诊量表,分析评估风险性,是否安排就诊,实现入院前在线填报,护士核查后准许入院,加快预检工作,保障医院业务的高效运转,提前筛选疑似患者,避免交叉感染,做到对疑似患者可跟踪。对于疑似患者,及时指导按正确的程序进行诊治。
3.充分利用医院互联网相关平台,开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健康宣教工作,组织知名医生开展线上防控知识讲座直播,或向大众推送最新防控知识文章。
来源:医学界智库
作者:邹新春
校对:臧恒佳
责编:崔佳慧